春和景明,万物昭苏。清明节,作为承载着慎终追远与生命教育双重意义的重要时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重要节日,更是亲子相伴、传承文化的良好时机。为确保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充实的假期,现将放假安排和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告知于你们,期待家校协同为孩子构筑安全防线,共育文化传承。
2024 年4 月4 日(星期五)至4 月6 日(星期日),共计3天。4月7日(周一)正常上课。
倡导采用鲜花(建议选用菊花、康乃馨等易降解花材)祭扫、网络追思等绿色环保的祭祖方式,摒弃传统焚烧纸钱的陋习。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落实防火三严禁: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草区;严禁在禁燃区焚烧纸钱;严禁未成年人参与明火祭祀活动。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防火安全教育,一同守护绿水青山。
春季水域消融,暗藏危险。请务必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来。如发现险情,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出行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未满16周岁,不可骑电瓶车上路。骑行电瓶车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头盔(驾驶人及乘坐者均需佩戴3C认证头盔)。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拒绝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的“三无”车辆。祭扫途中,要注意避让农用车辆。
定期检查家用电器线路,规范使用燃气设备,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教导孩子正确拨打110、119等紧急救援电话。外出时,锁好门窗,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工作。
注重饮食卫生,不食用“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物。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家长应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关注孩子的社交动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遇到矛盾冲突,教导孩子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一同营造和谐友善的成长环境。
建议每天安排15分钟以上的亲子交流时间,通过踏青、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舒缓学习压力。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有需要,可随时保持联系学校班主任与心理老师。
合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提醒孩子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信息。警惕“游戏代充”“追星应援”等新型诈骗手段。
建议带领孩子参与清明扫墓、家谱整理等传统活动,讲述家族故事,培养小孩子孝亲感恩的意识,让孩子在慎终追远中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诚挚建议家长充分的利用清明假期,带领孩子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奠活动,或者参观包头市博物馆、王若飞纪念馆等富含红色底蕴与历史背景和文化的教育基地。通过实地体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鲜活的历史中感受先辈们的精神力量,增进他们的爱国情怀,厚植家国担当。
家校携手,才能共育未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愿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文明的清新气息,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