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脚下,北风瑟瑟。阳光透过窗子,洒在第81集团军某旅某连一面鲜红旗号上,印在其上的燕山猛虎“徐国栋班”8个大字熠熠生辉。
“咱们都习惯称这面旗为‘班旗’,每逢兵士在大项使命中体现杰出或在交锋中获得名次,咱们都会安排他们在旗上签名。”“徐国栋班”班长袁青山告知笔者,“这面旗,鼓励咱们生长猛进。”
前不久,在战友们见证下,上等兵黄强龙在班旗上慎重签下自己的姓名。入伍以来,这是他第3次获此荣誉。再次站在“班旗”前,黄强龙想起自己刚下连时,时任班长郑喜讲的关于“徐国栋班”的故事——
1964年,在三军大交锋中,班长徐国栋带领全班兵士,以过硬的技能、高明的战术获得高度评价,全班被颁发“徐国栋班”荣誉称号。自此,这个班有了另一个美名:燕山猛虎。
60多年来,徐国栋老班长“敢创敢超”的精力一直鼓励着一茬茬兵士英勇前行。黄强龙也在这种精力力量的感化下,不断生长前进。上一年冬季,该旅举行军事体育运动会,黄强龙一举打破两个课目纪录,并在年末荣立个人三等功。
兵士们常说,在“班旗”下听过故事的人,都会不经意间成为新故事的主角。“班旗”就像一团火,点着咱们的斗争热情。
那一年,该旅安排创破纪录交锋,原“徐国栋班”班长、现任排长邹大健获得全旅军官万能第3名。谁能想到,这名优异军官也从前体现欠佳。
10年前,邹大健入伍来到“徐国栋班”。在榜首次建制班五公里装备越野中,他因没能跟上部队,拖了班里后腿。这让一贯争强好胜的邹大健深受冲击。
“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永久都不或许成功。”一天,有着“枪王”之称的老兵王闯将邹大健带到“班旗”前,为他叙述了自己当年参与步枪专业交锋的阅历。那时,王闯一没根底、二没参赛经历,可是为了获得参赛资历,他每天负重据枪,常常一练便是几个小时……终究,王闯不只入围决赛,还夺得集团军榜首名。
从那以后,邹大健开端自我加压:体能不合格,背着沙袋跑8公里;上肢力量差,一天举弹药箱数百次……功夫不负有心人,邹大健逐个补齐短板弱项,终究生长为旅里的练习尖子。
近年来,跟着现代战场环境日趋杂乱,战役取胜方法也产生侧重大改变。面临渐渐的升高的技战术要求,“徐国栋班”兵士们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超卓的现代化步卒,不只要有过硬的体能本质,更要有聪明的脑筋。
上一年驻训期间,“徐国栋班”接到告知,参与旅队安排的班战术抽考。面临全新作战布景和杂乱战场环境,许多兵士感到决心缺乏。
“要发扬‘敢创敢超’精力,不能被困难吓倒。”受领使命后,班长袁青山将咱们带到“班旗”前,展开教育发动。
遭到“班旗”的感化,全班兵士敞开了“加快形式”——不明白理论,他们收集查阅很多材料,学习专业相关常识;不熟悉操作,他们谦虚讨教专业技能人员,重复实践探究,直到完全把握……
抽考当天,通过昼夜连接作业,“徐国栋班”超卓完成既定使命。载誉归来,袁青山带领全班兵士,在“班旗”上顺次签名。在他看来,以这种方法记载每一次前进,是对兵士们最好的鼓励。
“老班长们用‘敢创敢超’精力铸就了‘徐国栋班’的闪亮手刺,年青同志要赓续发扬优良传统,接力猛进。”该连干部杨延茗告知笔者,近年来,新兵来到“徐国栋班”的榜首件事,便是向“班旗”签到;每次参与交锋、履行重大使命归来,咱们都要到“班旗”前共享收成和领会……一茬茬兵士用顽强拼搏、联合进步的战役精力和超卓成果,为“班旗”长脸添彩。“班旗”也鼓励一批批“徐国栋班”兵士生长成才,并记载下这个过硬团体的强军脚印。
“新时代的‘燕山猛虎’,高歌向明日……”又是一个艳阳天,“徐国栋班”的兵士唱响班歌。此时,暖阳照射下,“班旗”显得分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