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顿点,施行工程人员抓住建立移动板房。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的3天里,记者记录下参加抗震救灾的党员与受灾大众间的三段温暖对话。
榜首段对话,发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产房,时刻是1月8日7时40分左右。
7日,产妇一家正打算到定日县人民医院就诊,出人意料的地震打乱了本来的组织。当晚,这家人才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后又转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看病历,产妇的血压很高,还有许多目标反常。”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妇产科主任、党员普尺着急等候,“这条路上,千万别出什么情况。”
8日1时30分,载着产妇的救护车驶进急诊,普尺随即联络多个科室展开会诊。通过一夜尽力,产妇的情况稳定下来。
“孩子有6斤,各项目标都很健康。”普尺走出病房,长舒一口气,把好消息共享给了产妇家族。
“谢谢您!”望着立刻又要走进另一间病房的普尺,家族赶忙感谢,“这孩子给咱们全家带来了期望,幸亏您了。”
古荣村村头,挂着抗震救灾横幅的大卡车慢慢停下,绿色的吊车将一块块巩固、健壮的板材卸下。远处,已有几幢板房搭出了雏形。
“新建立的板房是给咱们住的吗?”旺加问。震后这几天,他们全家9口人住在暂时建立的帐子里,夜间为了御寒,要使用到烤火炉和厚被子。
长所乡古荣村安顿点,海拔在4300米以上,天黑气温会低至零下20摄氏度。移动板房比较于一般帐子,会更防风更保暖,更有助于保证安顿大众温暖过冬。
“那当然,新建立的这些板房,就为了给咱们村受灾大众用的。”普布扎西说。
为保证受灾大众从应急性暂时安顿转为固定性过渡安顿,震后第二天,第一批新式折叠板房就运抵定日县。
“一二三!一二三”吊车将板房一抖,折叠的回形板房随即“立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村干部合力将前后双面从地上推起,不到10分钟,一间板房就能建立完结。
“一间板房有18平方米,里边装备了钢架床。”走进板房,普布扎西向旺加介绍,“今晚咱们就试着通电,到时候你和家人能够收取电暖气,比现在住的帐子更温暖。”
看到健壮的新“家”,旺加握紧了普布扎西的手,“感谢你们给咱们咱们带来温暖。”
正值晚餐时刻,受灾大众巴旦家住的帐子,炉火摇曳,柴火焚烧的声响,噼啪作响。
帐子里,新鲜的蔬菜摆得很规整。“这是赵树锋警官给咱们送来的。”望着红彤彤的西红柿,巴旦的脸庞也被炉火映得红红的。
巴旦口中的赵树锋,是一名员,在萨嘎县公安局加加镇派出所任教导员,这次赶来曲洛乡援助抗震救灾。
“这么冷的天,公安干警不容易,挨家挨户给咱们送蔬菜。”巴旦指了指帐子一角码放着的大白菜,“这便是昨日赵警官给咱们家送来的,今日上午还有兵士来给咱们送肉罐头。”
说话间,赵树锋撩开了帐子的门帘,“吃了吗,今日家里做了哪些饭菜?”刚进屋的赵树锋焐了焐冻得通红的双耳,坐在火炉边伸出双手烤起了火。
“今日家里炒了青椒肉丝,还做了罐头烧白菜。”巴旦回答道,“你要不要坐下吃点。”
“咱们单位有饭,后边几家我还要去瞅瞅,看完再吃。”赵树锋站动身,边走边回头说,“你们还缺什么,和我说,我给你们送。”
帐子里,刚刚出锅的菜摆到了炉子上,一家人围炉而坐。屋子里暖暖的,巴旦的心里也暖暖的,“这么冷的天,感谢党,让咱们吃到新鲜的蔬菜,真的特别感谢。”
地震发生后,受灾大众收到了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74.3万吨,大部分安顿点里都吃上了新鲜洁净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