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是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在我国和苏联的协助下兴办的一所新式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开始设在广州黄埔,军校因地而得名。1924年6月16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校本部以孙中山为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校党代表,组成校本部最高领导,直隶中心执行委员会。
202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特展现一组重要邮品,以资留念。
图1为1926年广州黄埔寄往上海挂号封,封为陆军军官学校中式公函封,反面贴北京二版帆船邮票2分一枚,3分二枚,面值合计8分,销“黄埔十五年一月十九日”英中文三格局戳(图2),正面盖黄埔军校“代理处收发室挂号”赤色椭圆戳(图3),旁盖广州黄埔英文挂号戳(图4),有上海一月二十四日抵达戳及一月二十五日投递戳。封用毛笔书写收件地址及收件人信息“上海圣母院路庆顺里九号 陈果夫先生”,落款为“蒋”。
此封无信札,从笔迹风格来看,疑似蒋介石的手迹。笔者数年前到台北中正留念堂,发现陈设1925年蒋介石致陈果夫的信札一通两页,其笔体与此封的笔体高度一致(图5、图6),经笔者多方考证,最终证明此封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亲笔寄致上海陈果夫。
陈果夫与蒋介石为世交,1924年黄埔军校兴办后,他在上海为军校招募重生及收购物资,图7为蒋介石和陈果夫在黄埔军校的合影。
封反面有钢笔批注“有关付款之信”(图8),此文字经陈立夫后人辨认,为陈立夫手迹。据《陈立夫回忆录 胜败之鉴》一书(图9)记载:1926年1月9日,陈立夫出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机要秘书,担任蒋介石的信件收发等作业。此信便是陈立夫来军校10天后,经手的蒋介石寄发给其兄陈果夫的信件,并在封的反面做了“有关付款之信”的批注。此封是有关黄埔军校重要的史料,极具前史与邮史两层价值。
图10为2018年台北寄北京航空挂号大型封,贴由笔者规划的台湾个人化邮票一版,原票为点铁成金邮票,加印“图1”这件信封及蒋介石和陈果夫在黄埔军校的合影,加贴100元电子邮票一枚,销台北北门2018年1月25日中英文戳,有北京2月1日抵达戳。此封深化了这件实寄封的主题,含义特殊。
2024年6月台湾我国集邮协会出书《我国邮刊》“黄埔军校百年留念”专刊,封面选用此封,显示黄埔军校百年前史的重要含义(图11)。
广州集邮家张益茂先生在2024年第6期《集邮饱览》宣布“广州黄埔军校原址原地邮局考略”文章,内容十分详尽,特摘抄与本文相关部分如下:
“黄埔军校”一词中的“黄埔”,开始并不在长洲岛,而在邻近的黄埔古村及其黄埔古港。后因黄埔古港码头泊位淤塞,导致载严重、吃水深的轮船无法停靠,验货厂及锚地遂迁址至长洲岛北岸,故长洲岛亦称为“黄埔岛”,今日咱们一般称为“广州黄埔长洲岛”。
1924年至1927年期间黄埔军校的邮件是从黄埔邮局寄出,本文介绍的这件实寄封盖销“WHAMPOA/黄埔十五年一月十九日”英汉日戳(图12)。在1920年版邮政舆图上记载黄埔邮局为二等局(图13)。图14为具置图。
此外,作为珠江上一处重要节点,黄埔军校邻近还有晚清连续下来的粤海关黄埔分关工作大楼,笔者曾前往现场拍照,修建仍然保存无缺(图15)。1895年,曾担任福州海关和宁波海关税务司的美国人杜德维(Edward Bangs Drew,1843—1924) 抵达黄埔长洲岛并拍照了一幅宝贵的相片,相片中即可见粤海关黄埔分关大楼修建(图16)。大楼为两层西式高楼,砖混结构,修建面积805平方米。据传后来的黄埔邮局就设在粤海关黄埔分关大楼内(图17),与海关一同工作。孙中山在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建议护法运动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兴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歇息和工作,黄埔军校时做教职员宿舍,称为学海楼,孙中山去世后,改建为总理留念室。
1927年广州黄埔军校完毕后,黄埔邮局仍持续为当地服务。黄埔邮局仍为二等局,统领周边各村庄所。
2024年6月16日,我国邮政发行2024-13《留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邮票一套2枚,其间(2-2)主图为“孙中山留念室和留念碑”(图18),此留念室原为粤海关黄埔分关大楼,也是上述实寄封当年的原地寄发邮局,含义特殊。
始于2014年,数十万人都在重视的掌中文史副刊,古玩、古玩、书画、文献、保藏、拍卖、国学、文明、前史、文艺、读书等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