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们的一封信

时间: 2024-05-15 06:02:02 |   作者: 卫生充气帐篷

  大家好!孩子们居家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面对这种线上线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同学已能较好的适应,学校的老师们表示很欣慰。也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跟孩子真是“相看两生厌”了,工作了一天带着疲惫回家,不仅要完成各种打卡任务,有些时候看到自己的娃上课分神顿时火冒三丈,唠叨几句,激化了矛盾不说,亲子关系也变差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更是受到了影响。

  网课学习期间,家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面临信任危机、如何较好的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自己的不积极的情绪如何消化……

  我们想告诉家长的是,所有的家长都面临着这些挑战,有着相同的感受,这些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正视情绪背后的想法和需求。我们内心的不淡定,让咱们不可以静下心来,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认知孩子的内心,去理解孩子,去想办法帮助孩子。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位家长学会做成长型父母,做好孩子的“大后方”。这里我们给出几条建议:

  家庭教育中经常提到,要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可是,做了家长的人都了解这一个要求有多高,有多难做到。前一秒还对自己说要对孩子有耐心,下一秒就咆哮着拍桌子了。孩子越多,家中琐事越多,加上养家糊口的重任,身体上的疲惫就已经压垮成年人了,完美的家庭教育就更难开展。怎么样才可以最好能够降低不积极的情绪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要拿掉做完美父母的期待,不要给自己施加育儿压力。既不必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而内疚、自责,也不为做不到情绪稳定而焦虑,我们只需要给情绪一个边界,减少它的破坏力就可以了。我们大家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调控情绪的过程,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策略。在情绪失控时,让孩子知道,这是成年人自己的事情。孩子不需要在大人的不积极的情绪中否定自己,但可以学会察言观色,不让自己被他人的不积极的情绪伤害。

  俗话说,“知女莫过父,知儿莫过母”。按理说,父母应该是最清楚自己孩子的人。但真实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的孩子。据调查,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沟通,是因为他们都觉得父母只会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不会关心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总是很喜欢以过来人的姿态说教。孩子进入高中,自我意识慢慢地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持续不断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如果家长依然采用小学、初中时强压式的方法,必然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是因为平时和父母倾诉自己的苦恼时,父母总是认为那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殊不知这些事往往占据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成长更多依赖于这些“渺小”的东西。若是家长都能以孩子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忧乐,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此一来,孩子的所思所想能及时被父母“看见”,他就会慢慢的愿意与父母沟通。

  各位家长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被领导不了解事情起因就劈头盖脸骂一顿时是什么感受?孩子并不像我们成年人这样成熟,可以消化并转化这种“批评”。所以当遇到矛盾或者看到孩子有不能容忍的行为时,家长批评前问清事实,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批评须注意分寸、策略。批评时,家长要保持自我情绪的稳定,指出孩子错误的同时,避免有辱骂孩子、人格攻击、翻旧账、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

  家长要减少冗长、繁琐、重复的唠叨,同时要坚持原则,但坚持原则不等于发生争执。父母要做的是温柔的坚定,不能是温柔的妥协,也不能是暴躁的坚定,而是在双方心平气和的时候,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用简短、有重点的指令,给孩子适当的提醒,而不是事无巨细的操心。关心则乱,父母操心过多,就会容易唠叨。给孩子一点空间,允许孩子有合理的需求,同时引导孩子明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底线和原则,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马克思说过: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改变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

  疫情的困难是暂时的,让我们做好孩子的“大后方”,期待同学们能够早日回到校园里!

  ◆ 拥抱梦想,展翅翱翔——我在武汉第二十六中学的成长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

X

开云棋牌官网 开云棋牌官网

400 0609 929

商家将通过平台提供的号码与您通话立即拨打

立即拨打